鄉(xiāng)寧:誰說知己難求 看這老哥倆的18年荒山情

2019-07-30 08:49:01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臨汾新聞網(wǎng)訊 哥倆好,一好就是一輩子。

  總幫忙,一幫就是十幾年。

  日前,記者采訪了曾任鄉(xiāng)寧縣公安局局長、退休后又承包了五千畝荒山的鄭中午。一見面,他就說還要再等一個人,一個與他“結伴而行、同出同歸”的人。

  咦?包山的不是一個人嗎?怎么成了兩個人呢?

  包山的確實是鄭中午一個人,但這18年來,一直有個人不分寒暑、不計報酬地陪著他、幫著他。這個人就是他的老同學、退休前任鄉(xiāng)寧縣醫(yī)藥藥材公司經(jīng)理的常珠煥。

  義無反顧上荒山

  鄭中午與常珠煥同齡,是初中同班同學,學生時代兩人關系就很好。初中畢業(yè)后,常珠煥回村里當了一年多會計后應征入伍。鄭中午則上了高中,畢業(yè)后參加工作,后在職上大學。

  兩個人雖各奔前程,但友誼一直沒斷。鄭中午每每有出差的機會,總是抽 時間去看望常珠煥,而常珠煥每次回家探親,也必然要見見鄭中午,說說周身趣事,談談人生規(guī)劃。

  工作的那些年,鄭中午從干事升任到縣公安局局長,而常珠煥后來被選送到軍醫(yī)學校學習臨床醫(yī)學,畢業(yè)后成了解放軍264醫(yī)院的一名軍醫(yī),1982年轉(zhuǎn)業(yè)到鄉(xiāng)寧縣醫(yī)藥藥材公司任副經(jīng)理,一年后轉(zhuǎn)為正職。

  常珠煥是個孝子,母親去世后,他把臥病在床的父親接到了城里,為了更好地照顧老人,本該2005年退休的他在1999年10月便申請?zhí)崆半x職。“我不能因為自己的家事而影響工作?!?/p>

  2001年3月,常珠煥臥病5年的父親去世,料理完父親的后事,他便跟著鄭中午上了山。

  作為一名從醫(yī)多年的軍醫(yī),常珠煥在傳染病學方面頗有建樹,當年,鄉(xiāng)寧縣醫(yī)院曾為他留有一席之地,他拒絕了,毅然選擇與老同學開墾荒山。常珠煥常說:“國家發(fā)著退休金,不愁吃穿,孩子們都成了家,心里也沒有負擔了。我不喜歡唱歌跳舞打牌,更喜歡山上的生活?!薄爸灰徽f和老鄭上山,他立馬就精神了?!背V闊ǖ睦习檎f,“只要高興,苦點累點對他來說都不算啥?!?/p>

  同心協(xié)力不嫌苦

  “聽說他承包荒山后,我就想全力支持他?!背V闊ㄉL于農(nóng)村,干農(nóng)活輕車熟路,覺得自己可以幫鄭中午分擔一些,“在山上的日子雖然很苦,但心情舒暢,更重要的是,我知道老鄭能干事,支持他沒錯?!?/p>

  “當初,上山幫忙的人多了,有幫一兩天的、一兩個月的。我想,他最多幫上半年就差不多了,沒想到,這一幫就是18年?!编嵵形邕@樣評價自己的老同學。開山種樹,填溝種田,這個忙,不是坐在屋里幫著出出主意、動動嘴就可以,而是要實打?qū)嵉負湎律碜?,一身汗一身泥地干?!澳菚r山上沒路沒電沒水,我們往往是背著干糧上山后,一待就是十天半個月,點了12年蠟燭,吃了15年旱井里儲藏的雨水。在政府的扶持下,2009年才通了水泥路,2011年通了電,2014年送上自來水,我們才算過上了正常的生活。”

  承包貧困山區(qū)的荒山,勞力自然用當?shù)氐?,兩個老共產(chǎn)黨員一致同意將最大利益讓給當?shù)匕傩眨瑤影傩罩赂弧!爱斈晡覀冊谏缴习l(fā)現(xiàn)一個泉眼,離村子很遠,離我們承包的這片荒山卻很近,我們決定把水源讓給當?shù)匕傩眨笥衷趧e處找新的水源;平時山上引進了什么新品種,周圍百姓如果有看上的,直接拿走就是?!编嵵形缯f,每逢遇到什么事,他們都會一起商量,兩人的意見總是高度一致。兩個當過單位“一把手”的老同學就這樣不可思議地堅持了下來,18年來,除了山下有人情禮往,他們幾乎都在山上。

  當然,兩個人也有意見分歧的時候:“這些年往山里投了不少資金,卻很難看到回頭錢,我知道搞綠色種植有未來、前景好,可這樣只進不出,我擔心資金鏈會斷裂,就建議他按一般的方法種植,這樣的話,一年最少也能賺四五十萬元,可以緩解目前的窘?jīng)r,可老鄭始終堅持要搞綠色種植。他總說,如果現(xiàn)在為了賺錢,用化肥農(nóng)藥,那以后土地、環(huán)境就很難恢復了?!?/p>

  多年來,鄭中午、常珠煥都親自參與套袋、疏花、修剪、除草、打麥、揚場這些基本農(nóng)活,工余時間,常珠煥還會給鄉(xiāng)親們量血壓、講健康知識,“那時在264醫(yī)院要求必須中西醫(yī)結合,所以中醫(yī)也比較精通,經(jīng)常給鄉(xiāng)親們望聞問切,一般的健康問題在山上就解決了。”鄭中午說:“老常平時說話言語風趣、入情入理、平易近人,鄉(xiāng)親們都很愿意聽他的。”

  理解信任是根基

  開山創(chuàng)業(yè),困難不可謂不大。“困難不是哪一天哪一段,而是一直很難,最難的不是體力而是經(jīng)濟困難,老鄭有種永不服輸?shù)木瘢棵坑龅娇?,他總是積極想辦法籌集資金?!币徽f到鄭中午這個老同學,常珠煥滿眼都是佩服。

  如果說鄭中午作為承包人,有責任在肩、利益所系,不得不堅持,那作為“外人”的常珠煥,能和老同學這么多年“結伴而行、同進同出”,一起吃苦,義務幫忙,就有些“不可理喻”。 “我是直接的利益相關人,不要說義務勞動,就算給我報酬我都怕自己堅持不下來。” 鄭中午的兒子說。

  “一個人做人做事的風格與他的家庭出身、所受的教育與做人的思想基礎分不開。古人說,忠孝不能兩全,當年,他把盡孝放在第一位,主動放棄炙手可熱的職位回家服侍癱瘓在床的老父親,說明這個人的品質(zhì)非常好。品質(zhì)決定一切,老常的行為就印證了這一點。 ”鄭中午對他的老伙伴常珠煥贊譽有加,“這么多年,每當我覺得累、覺得難的時候,老常的支持和陪伴就給了我無窮的力量?!?/p>

  “多年來他讓我負責管賬、記工,山上每間房子的鑰匙都讓我拿著,這份信任我不能辜負。我知道這些年他沒掙錢,又怎么能要他的錢呢?”常珠煥總結了自己的“4個18年”:18年在農(nóng)村,18年在部隊,18年在公司,18年在山上,而今,他又開始了自己的下一個“18年”——當然還是在山上。“國家提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將來農(nóng)業(yè)發(fā)展的方向就是生態(tài)農(nóng)業(yè)、綠色農(nóng)業(yè),老鄭的選擇是對的,這個忙我就幫到底了。”

  日久見人心,知己最難求。

  18年時光,往前看很長,可以實現(xiàn)很多夢;

  18年歲月,往后看很短,只能做好一件事。

  鄭中午、常珠煥兩個年逾七旬的老人的選擇與交情,或許會啟迪更多的人去思考責任、義務、交情、信任、情懷、幫忙、執(zhí)著、眼光等等詞匯,尤其是常珠煥不一般的胸懷,更是讓我們對朋友、知己的內(nèi)涵有了更多的認識。

  記者 韓曉芳

     

責任編輯: 吉政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wǎng)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jīng)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自媒不得轉(zhuǎn)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