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縣馮玉堂:守護“夕陽”寫大愛

2021-11-15 09:19:21 來源:臨汾新聞網   瀏覽次數:

  臨汾新聞網訊 “咱一個山里的老百姓,能獲得這么高的榮譽,還能到人民大會堂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會見,實在是太榮幸太激動了!”近日,載譽歸來的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蒲縣紅道養(yǎng)老院院長馮玉堂說起赴京參加表彰活動時的情景喜極而泣。

  馮玉堂辦養(yǎng)老院絕不是一時沖動,而是源于心里的仁愛和扎根在生命中的社會情懷。他主動放棄生意紅火的建筑事業(yè),回鄉(xiāng)開辦養(yǎng)老院,立下讓無依無靠老人“老有所依、安享晚年”的諾言。他把老人當作自己的親人,用大愛踐行承諾,給老人們一個溫暖的家,被譽為重信守諾的“信義院長”。他先后接收來自全縣8個鄉(xiāng)鎮(zhèn)的五保戶120多人次,年齡最大的93歲……

  一份承諾

  讓敬老的大門永遠為孤寡老人敞開

  1960年出生的馮玉堂因家庭條件困難,從小就主動承擔起家庭的重任,初中便輟學做了泥瓦工。多年來,憑著吃苦耐勞的精神,他組建起了一支專業(yè)的建筑隊,事業(yè)蒸蒸日上。然而,一位老人的出現(xiàn)改變了他的命運。2006年的一天,他在去工地的途中,看到一位70多歲的老人愁容滿面、衣冠不整地坐在一間破舊毛坯房門前,便與老人攀談起來,得知老人無兒無女,靠乞討度日,他的心中泛起陣陣酸楚。那日之后,馮玉堂的腦海中總是不停閃現(xiàn)老人孤獨的身影,想到遠在家鄉(xiāng)的父母,他下定決心:改行,回鄉(xiāng)開敬老院!

  “選址、借錢、動工、審批手續(xù)……幾經波折、幾經磨難,總投資207萬元、建筑面積2000多平方米、設計床位100余張的紅道養(yǎng)老院終于在2008年8月8日開張運營了?!被叵肫鹉嵌纹D難的建院歷程,馮玉堂數次哽咽,不停地對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表示感謝。

  資金周轉不開,他四處籌錢;沒錢雇廚師,妻子來做飯;雇不起護理員,他自己做……

  養(yǎng)老院開門的第一天,馮玉堂就立下了讓無依無靠老人“老有所依、安享晚年”的諾言。面對孤寡老人,馮玉堂始終守著一顆“盡孝”的初心。

  2009年,有一位叫夏章成的老人,是個患有癲癇的五保戶,身體還很虛弱,大家都勸馮玉堂別管這“閑事”。倔強的他硬是把老人收留到養(yǎng)老院,日夜照料,喝水吃飯、出門散步,就連晚上睡覺都陪在老人身邊。馮玉堂說:“只要我活一天,我就要照顧他一天!”當年8月13日,老人癲癇發(fā)作,猛地倒在地上,頭磕破了,嘴里淌著血。馮玉堂見狀,心疼得不知如何是好。他坐在地上,把老人的頭抱在自己的懷里,掐人中、捋頸動脈,好一陣子才使老人緩過來。此后,馮玉常對老人更加用心了,在他的悉心照料下,老人病情漸漸好轉,癲癇發(fā)病頻率也明顯降低。

  很快,馮玉堂照顧夏章成老人的事情就在當地傳為美談,人們對他贊不絕口,當地老百姓也逐漸認可了他的養(yǎng)老院。

  13年堅守

  讓每一位孤寡老人都能安享晚年

  馮玉堂自2008年開辦紅道養(yǎng)老院,至今13年的時間里,先后接收來自全縣8個鄉(xiāng)鎮(zhèn)的五保戶120多人次。2021年,93歲的馮步林在養(yǎng)老院度過13個春秋后終于走到了生命的盡頭。臨終前,老人緊緊攥著馮玉堂的手說:“謝謝,謝謝……”每一位老人去世后,馮玉堂都會為其操辦喪事。

  范雙全是一位偏癱患者,多年來拄著雙拐走路,來院后馮玉堂就陪著老人一起鍛煉,使得老人身體狀況大有好轉。張奪安患有癲癇疾病,經常嗜睡,來院后馮玉堂“對癥下藥”,合理安排起居生活,使老人發(fā)病次數越來越少。張軟仙來院時大小便失禁,被褥衣褲經常是又濕又黏,馮玉堂為她購買了紙尿褲,耐心勸說老人常更換衣褲被褥。2020年4月4日,馮玉堂接到縣民政局的電話,說在岔上村發(fā)現(xiàn)一名乞討流浪老人,急需救助。放下電話,他立即叫上兒子開車前往岔上村。只見一個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老人,雙腳已經嚴重凍傷無法行走??吹竭@一幕,馮玉堂二話不說,轉身背起老人就上了車。到了養(yǎng)老院,馮玉堂隨即請示縣民政局給老人進行了雙足截肢手術,手術后更是給予他無微不至的照顧。老人逢人就夸:“我真是遇上活菩薩了!”

  馮玉堂還收留了一個叫馬啞子的五保戶。這位老人口齒不清,咿咿呀呀、手舞足蹈,伴隨著嚴重的哮喘病。為了能與他很好地溝通,馮玉堂不得不挖空心思揣摩他的心理,并通過書籍和電視,對著鏡子自學手語,直到能與他順利交流時,才松了一口氣。更讓馮玉堂緊張的是老人嚴重的哮喘病,一旦犯病整個臉憋得鐵青,十分危險。馮玉堂細心琢磨老人的犯病規(guī)律,每次用藥的劑量都恰到好處,幫助老人緩解病痛。

  十三年來,一百多位老人的身體狀況,每一張面容、每一句話語都深深鐫刻在馮玉堂的心里,他熟知每位老人的習性、愛好,他忘不了每一位老人的生日、囑托。一茬茬老人在他的悉心照料下,身體逐漸好轉,安度晚年。在老人彌留之際,他都會握著老人的手,傾聽他們最后的愿望,含淚看著他們安詳離去。對于老人們來說,他不是親生,勝似親生。

  可他卻在照顧老人的過程中,先后三次受傷,導致左腳、右腳和三根肋骨骨折,還落下了一瘸一拐的毛病……

  不改初衷

  讓養(yǎng)老院變成老人們溫暖舒適的家

  11月9日,積雪還未消融,大山里寒風凜冽。在蒲城鎮(zhèn)三廠村山腳下的一棟三層小樓上,“敬老愛老、竭智盡力”的標語分外醒目。老人們正在紅道養(yǎng)老院溫暖明亮的餐廳里吃午飯,熱乎乎的臊子面、大饅頭,大家吃得有滋有味。

  提起馮玉堂,來自蒲城鎮(zhèn)刁口村的五保戶曹明記笑著對記者說:“我2015年來到院里,6年多來,馮院長對我們比親人還親,不管白天黑夜,都在院里照顧大家,我們在這吃得好、穿得暖,過得舒心。馮院長還對每一個人的生日清清楚楚,每一位老人過生日,他都要做特別安排?!?/p>

  為了把院里每一位老人都照顧周到,馮玉堂投入很多資金?;ㄥX的地方很多,進賬的途徑很少。因此,多年間,養(yǎng)老院常常入不敷出,各項開銷捉襟見肘。為此,親朋好友都勸他懸崖勒馬。他卻說:“黨和政府那么信任我,老人們那么依賴我,我怎么能撒手不管?!彼匐y都不放棄,咬緊牙關往前走,想方設法籌集資金,在守信踐諾、敬老愛老的征途中默默地負重前行。

  在長期照顧老人的過程中,馮玉堂下功夫摸索總結出了一套有效的看護管理方法,對每一位新入住的老人進行體檢,根據每人不同情況“量身定制”陪護方案,因人而異提供精細服務。在住宿方面,把身體較好和身體較差的老人搭配居住,以便互相照應;在飲食方面,根據老人們不同口味,編成多個小組,合理搭配膳食,以便老人們各取所好??紤]到老人們大多體弱多病,為保證食物新鮮有營養(yǎng),馮玉堂還在養(yǎng)老院附近承包4畝地,種植蔬菜水果,散養(yǎng)土雞家禽,保證副食供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果說,對父母盡孝是責任、是義務,那么以平常心去關愛別人,一般人卻很難做到。而馮玉堂在長達13年、4700多個日日夜夜里,為了眾多的老人,不僅疏忽了親生父母,更熬出了一頭白發(fā)、一身疾病,但他從不言悔。從他臉上欣慰的笑容中,流露出的是奉獻后的幸福、付出后的富足。對于未來,馮玉堂說:“榮譽是壓力,也是動力。我將以這次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為新的起點,進一步做好養(yǎng)老事業(yè),把養(yǎng)老院辦得好好的,讓老人們在我這里生活得舒心,有一個幸福的晚年?!?/p>

  記者 王長波


     

責任編輯: 吉政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