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總司令當年回老家儀隴縣的時候,就是在這個院壩里跟父老鄉(xiāng)親們一起擺‘龍門陣’,當時我就站在他身后不遠的地方……”說話者朱賢書是朱德元帥堂侄,85歲的他精神矍鑠、耳聰目明,正在朱德舊居給游客們當義務解說員。
7月10日,正值周末,記者現場看到,前來朱德故里景區(qū)追尋偉人足跡、緬懷偉人功績的黨員與游客絡繹不絕。
南充,一片光耀史冊的紅色沃土,從這里走出了開國元勛朱德、民主革命家張瀾、共和國大將羅瑞卿、為人民服務的光輝典范張思德。
1976年南充市五星花園全貌。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余中華 攝
朱老總家鄉(xiāng)的新變化
1960年3月8日,74歲的朱德和夫人康克清一起從重慶坐飛機到了南充。這也是他自1909年離家千里投考云南講武堂,整整51年后再次踏上故鄉(xiāng)的土地。
“3月9日傍晚時分,朱總司令在朱家大灣下了車,當時全村老百姓幾乎都到村口去迎接,總司令熱情地跟包括我在內的鄉(xiāng)親們握手,康克清同志還憐愛地將我妹妹抱在了懷里?!敝熨t書動情地回憶道。次日清晨,在朱家老宅院壩里,朱德與堂兄弟們圍坐在一起,一邊拉著家常,一邊詢問家鄉(xiāng)的發(fā)展情況。“朱老總以前在給我父親朱代良的書信中,就多次提及家鄉(xiāng)應該利用資源優(yōu)勢發(fā)展蠶桑產業(yè),當天他又再次提及此事?!敝熨t書一直將這些話牢記在心中,并在1962年擔任琳瑯村黨支部書記后,用了近20年時間在村里大力發(fā)展蠶桑產業(yè)、建設蠶?;兀尨迕駛兊娜兆右惶焯旄辉A似饋?。
如今的琳瑯農村社區(qū)依托紅色旅游產業(yè),村民們辦起農家樂、吃上旅游飯,生活過得一天比一天好,并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村鎮(zhèn)”、省級“四好村”、“最美古村落”、鄉(xiāng)村旅游示范村等稱號。
南充市川東北金融中心。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村銘 攝
張思德精神的新傳人
在南充市儀隴縣,活躍著這樣一支志愿者隊伍:他們幫助孤寡老人、資助貧困學生、照顧留守兒童……群眾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就是“張思德電力黨員志愿服務隊”。
出生于儀隴縣的張思德在山中燒木炭時窯洞坍塌,他奮力把戰(zhàn)友推出洞后,自己卻被埋在窯洞里,犧牲時年僅29歲。1944年9月8日,毛澤東同志發(fā)表了著名的演講《為人民服務》,讓我們從此記住了張思德這個光輝的名字。如今,在張思德故里儀隴縣,還辦起了張思德干部培訓學院,讓張思德精神代代相傳。
“劉師傅,我家的電視又打不開了,你來幫我看一下吧。”7月7日,劉勇正冒著酷暑在思德鄉(xiāng)檢查供電設施,經常幫助的孤寡老人何大爺給他打來了電話。劉勇知道,老人家就是不太會用遙控器,這次得把遙控器上的按鈕用紙條標注出來,老人家用起來就方便了。劉勇收拾好工具就往何大爺家趕去。
作為“張思德電力黨員志愿服務隊”的隊長,十幾年來,劉勇早已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形,并把它鐫刻成整個服務隊的精神追求。
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范吉濤 攝
紅色力量的新動能
在南充這片土地上,紅色的故事還有很多:1926年,在南充爆發(fā)的瀘順起義,打響了巴蜀革命第一槍,被譽為“南昌起義的光輝預演”。1935年,紅四方面軍在南充發(fā)起了強渡嘉陵江戰(zhàn)役,為配合中央紅軍北上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南充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姜華介紹,南充是川陜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先后有5萬多名兒女參加紅軍,3.8萬多人血灑疆場,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張思德紀念館。范吉濤 攝
穿越歷史煙云,歷經風雨洗禮,紅色基因早已融入到南充兒女的血脈中,賦予南充強大動能與無限活力,推動南充從革命老區(qū)到成渝重鎮(zhèn)的完美蝶變:
——以吉利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一大批全國知名企業(yè)相繼落戶南充,閬中古城、朱德故里被評為全國5A級旅游景區(qū),省級南充臨江新區(qū)為跨越發(fā)展提供了強大引擎。
——四條鐵路交匯南充,高速公路通車里程位居四川省地級市第一,全面進入“高速時代”“高鐵時代”“空港時代”“航運時代”。今年4月,南充成功上榜“中國十大舒適之城”。
“將帥故里”南充,正傳承紅色基因、凝聚紅色力量,闊步前行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上。(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馮方雄)
短評:
激發(fā)高質量發(fā)展的澎湃動能
將帥故里,紅色南充,在百年奮斗中鑄就了特有的精神高地,推動南充實現了從革命老區(qū)到成渝重鎮(zhèn)的精彩蝶變。
當前,全國上下正在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學史力行是其工作要求之一。何謂學史力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防止學習和工作“兩張皮”。
奮進新時代,我們要善于從紅色南充中汲取前行偉力,激發(fā)高質量發(fā)展的澎湃動能,書寫出更精彩的新時代答卷。(馮方雄)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