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廟位于臨汾市區(qū)南3公里,為紀念古帝唐堯所建。始建年代不詳?!短江h(huán)宇記》、《水經(jīng)注》、歷代《臨汾縣志》和碑刻記載,1700多年前的晉代,在河西平陽古城(金殿一帶)已建有堯廟。晉元康年間(291—299),堯廟從汾河西移到汾河東帝堯故里伊村,唐顯慶三年(658)移今址。堯廟是一座集納豐富歷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國祖廟,是中國紀念堯、舜、禹三位先祖的廟宇,民間俗稱“三圣廟”。堯廟的主要景觀有廣運殿、虞舜殿、大禹殿、寢宮、堯典壁廊、堯字壁廊、祭祖堂、儀門、鐘樓、鼓樓、堯井,以及“龍鳳之脈”、文物雕塑等。景區(qū)占地面積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994平方米。
堯廟有三座宮門,中為堯門,西是舜門,東屬禹門。堯門是正山門。進入宮內(nèi),由龍鳳圖案雕刻而成的“龍鳳之脈”主甬道, 長260余米。甬道兩側(cè)陳列著仿陶寺文化遺址和下靳古墓遺址出土文物26尊石雕,陶壺、折肩罐、單把鬲、釜灶、陶豆、單耳杯、帶流缽、扁壺、玉瑗、玉鉞,生動展示了堯時期的生活、生產(chǎn)方式和文化習性,使堯廟更具歷史實證和文化內(nèi)涵。
儀門,秀美典雅,俊巧挺拔。古時進宮拜謁帝堯,在此均下馬落轎,“整冠彈塵,端莊儀表”。儀門正鐫國家文物局專家組組長羅哲文題寫的“文明始祖”。背刻康熙皇帝為帝堯題寫的“光被四表”,稱贊帝堯功德象日月光輝潤澤四方萬民。
圍棋廣場,占地300平方米。史書記載“堯造圍棋,丹朱善之”, 宋羅泌《路史》中也記載,帝堯為教育丹朱,“為制弈棋,以閑其情”。史家多持帝堯創(chuàng)造圍棋說。
五鳳樓,又稱光天閣,建于明正統(tǒng)年間,光天閣意為堯舜光天下之明。人們將堯、舜及其大臣喻為鳳,五鳳和鳴,象征君臣團結(jié),天下大治。五鳳樓為三檐歇山頂,樓下層3孔磚券門洞直通廣運殿,上層周設圍廊閱臺,登高望遠,宮內(nèi)外景色盡收眼底。
堯井臺,占居堯廟主甬道之上。主甬道屬于龍脈。堯井臺建于龍脈之上,足見它的重要。堯井臺內(nèi)有堯井,堯井為天下第一井。堯時曾發(fā)生干旱,堯率領眾民“尋蟻鑿井”,并大力推廣,人們始圍井而居,漸漸形成村落、鄉(xiāng)鎮(zhèn)、城市,由此產(chǎn)生的文明叫市井文明。
廣運殿是堯廟的核心建筑。廣運殿取廣以配天,運以配地之意。殿前階梯居中嵌巨型“中華第一龍”石質(zhì)彩繪龍盤浮雕,取材于陶寺出土龍盤,盤龍口銜嘉禾,反映了中華民族對農(nóng)耕之崇尚。廣運殿又稱堯殿,殿寬9間,進深5間,周設圍廊32間,內(nèi)外共計77間,高達27米。廣運殿重檐歇山頂,綠色琉璃瓦飾邊,背飾五彩琉璃,龍飛鳳舞,栩栩如生,雄偉壯觀。殿內(nèi)豎立42根18米高的通天木柱,木柱下石質(zhì)柱礎浮雕麒麟、獅子、花卉、禽獸,形象逼真,依唐代風格雕刻而成。殿正中神龕下為堯及四大臣銅鑄像。堯像,高5米,重8噸,坐姿,威嚴中蘊含慈祥,睿智里飽涵仁厚。四大臣像,分別為四岳、后稷、羲和、皋陶。殿內(nèi)東西墻壁懸掛木刻《堯典》與《堯廟歷代重修記》,壁兩側(cè)帝堯傳說故事16組群雕,形象概括了帝堯一生的豐功偉績。
虞舜殿、大禹殿,殿高15.5米,明清建筑風格,單檐歇山頂,前有卷棚歇山抱廈,內(nèi)舜禹塑像高3.5米,人文先祖形象,取材于舜耕歷山和大禹治水的典故。
寢宮,是帝堯及其夫人休憩之所,始建于唐麟德年間。相傳,帝堯夫人為鹿仙女,正如莊子《逍遙游》中描寫:“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鹿仙女居住在臨汾城西姑射山北仙洞。帝堯到仙洞溝牧馬坡與牧民談論馴服牲畜,巧遇鹿仙女,兩人一見鐘情,以洞為房,成婚之夜仙洞對面 兩峰如紅燭高照。后世將帝堯與鹿仙女成婚洞房稱作洞房,兩座山峰稱作蠟燭峰,于是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就有了洞房花燭夜之美麗傳說。
祭祖堂內(nèi)供奉堯舜禹君臣后裔姓氏牌位四百余個,均為大姓且占到中國人口的比例約80%。自堯舜禹以來,中華民族各大姓氏,既有清晰的脈絡,又有交融流變,但概不出“炎黃子孫,堯舜傳人”之直根側(cè)脈。如今堯舜禹的后裔遍布四海,可以說,世界上凡有華人的地方,便有堯舜禹的后人。近年來,海外華人,紛紛回國,來堯廟祭拜三圣,追尋五千年血脈之根,正是民族血緣凝聚力的體現(xiàn)。
堯典壁廊和堯字壁廊,位居堯廟宮東西兩側(cè),相互對稱。兩壁廊均南北向,長近300米,高3.3米。堯典壁廊鑲碑石380塊,鐫刻圖80余幅,字三萬有余,刻錄有關堯舜禹歷史文獻。堯字壁廊鐫刻堯字1000個,為全國最大的堯字書法長廊,堯字壁廊將書法藝術與根祖文化融于一字之內(nèi),使人盡賞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之美,更感華夏子孫同源共祖之情,堪稱中國書法藝術寶典,是珍貴的文化精品。
帝堯,以其卓越才能和杰出貢獻,為世人所敬賴和尊崇,被尊稱為文明始祖、民師帝范。堯廟,如一座宏偉、雋永的歷史殿堂,千百年來,為堯舜傳人、炎黃子孫膜拜,也吸引著愈來愈多的華夏兒女前來尋根問祖。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