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就是中國傳統(tǒng)的中秋佳節(jié)。
日前,中紀委官網(wǎng)頭條,發(fā)布了該網(wǎng)對著名作家馮驥才的專訪。馮驥才從文化傳承的角度,剖析了“反四風”與社會風氣、反腐敗的關系。
“這些年,我們把月餅奢侈化、土豪化、功利化、庸俗化了,把我們的月餅變質了、變餿了、變味了,實際上把我們傳統(tǒng)的美好的東西丟失了,同時把一些功利主義的庸俗的東西偷換到月餅里面去了,造成非常不好的社會風氣。別小看這小小一塊變味的月餅,我們失去的是整個中秋?!瘪T驥才說,官場風氣清,社會風氣才會正,反腐敗最重要的是樹立正氣,樹立一個國家民族的正氣、黨的正氣”。
中秋節(jié)與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等,是我們國家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古人利用節(jié)日,或慶祝豐收,或緬懷先祖,或合家團圓,或走親訪友,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就在這節(jié)日的記憶中被一代又一代傳承至今。
中秋節(jié)是祭拜月神的節(jié)日,中國在原始社會就有祭拜天地日月、山川河湖的習俗,在科學不發(fā)達的當時,遠古先人們認為,天地間的山川河流給了我們生存的食物,太陽、月亮給了我們生命的陽光和雨露。在神話傳說中,月宮中有山有河有桂樹,有小白兔,還有神仙吳剛,嫦娥正是偷吃了后羿從玉帝那里獎賞的不老仙丹,才縹縹緲緲飛升至月宮,與白兔、吳剛常年廝守。
中秋節(jié),古時也叫“端正節(jié)”、團圓節(jié),祭月拜月習俗,反映了中國古人對美好月圓的向往憧憬與迷戀,更反映了古人不斷探索宇宙空間的浪漫情懷。漢魏后,出現(xiàn)了眾多的吟賞月亮的詩賦,唐以后,已經(jīng)盛行中秋賞月的民俗活動。
月餅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最早在北宋年間,蘇東坡曾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飴和酥”的詩句流傳。中秋食月餅,寄托著百姓對團團圓圓、福壽康寧、納祥祈福、消災避難的渴求與期盼。
但不知何時,我們的中秋節(jié),內涵被偷偷置換了,由充滿浪漫情懷的節(jié)日變成了送禮的節(jié)日,而且傳統(tǒng)的月餅也被各種各樣的豪華包裝所裹脅,送禮的實物月餅化身月餅券,藏進禮品冊、網(wǎng)購,甚至出現(xiàn)了黃金、白銀制作的月餅,越來越豪華,越來越奢華,功利性的東西早把樸素美好的詩意情懷給沖淡變味。表面看來,月餅做的挺漂亮,可“隱身”變味的月餅,讓我們丟失了傳統(tǒng)的精神和內涵,這些年來,不正之風、奢靡之風,毀壞了我們很多美好的東西。
我們常說,上行下效,上有所好,百姓隨焉。中秋節(jié)的奢靡與官場風氣分不開,官員之間吃吃喝喝、吹吹拍拍,推崇權貴,無疑會影響到普通百姓的生活。官場的風光又直接影響社會風氣,官場風氣不清,奢靡之風盛行,社會風氣就不會正。
十八大之后,中央從“反四風”到反腐,形成了高壓態(tài)勢。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央正在堅定地把反腐向縱深推進,整治“月餅腐敗”、反四風”的決心很大,但受慣性使然,流弊清除并非一夕之功,根除“四風”弊病,仍需持續(xù)發(fā)力。今年我們看到賣豪華月餅的少了,請客送禮、大吃大喝的少了。一個風清氣正、溫馨和諧的“中秋節(jié)”正在悄悄到來!
文/來祥生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