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清珍(左二)和同事宣傳普及有關碘缺乏病防治及科學補碘知識。
臨汾新聞網訊 讓老百姓擺脫地方病痛苦,是她一直扎根在心里的夢想。
她用理想信念描繪著流轉不息的四季,用一次次挑戰(zhàn)攀登著地方病防治的高峰。
……
賈清珍,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所長、國家衛(wèi)健委疾控百名專家中唯一省級地方病防治工作者代表、我省唯一在崗的疾控系統(tǒng)二級教授、山西省“三晉英才”拔尖骨干人才、臨汾市A類拔尖人才。諸多榮譽是激勵,更是一種責任,35年負重前行,只為換來百姓如今的歲月靜好。
義無反顧,只因魚水情深
山西省是全國地方病多發(fā)和重病區(qū)省份之一,全省117個縣均有碘缺乏地區(qū),91個縣有兩種以上地方病,重災區(qū)多屬貧困地區(qū)。1985年,賈清珍剛畢業(yè),恰逢山西省地方病分布廣泛、危害深重之時,“一代粗,二代傻,三代四代斷根芽”的民謠就充分體現了碘缺乏病對百姓的危害。
當時的地病所辦公地點比較偏僻,一到下雨天,更是泥濘難行。
一年中有大半年需要深入交通條件落后、生活條件艱苦病區(qū),這個小姑娘能承擔起這個工作嗎?身材瘦小,體重不足80斤的賈清珍并不被當時的所長周振龍看好。
“你再想想,省里多好呀……”
“我覺得你去省疾控就很好,我可以跟那邊溝通把你留在省里……”
“多艱苦的條件我都能適應,多累的工作我都能承擔?!碑厴I(yè)時,老校長再三勸說,非但沒有改變賈清珍的想法,反而激起她的一股犟勁。因為賈清珍的一再堅持,周振龍只能“無奈”留下她。而這一“拗”,賈清珍把自己推向了戰(zhàn)“瘟神”的最前線,自此從未退縮。
1986年,適逢省地病所與澳大利亞韋斯米特醫(yī)院開展關于亞臨床克汀病研究的國際合作。在長治市沁源縣白狐窯鄉(xiāng)克汀病病區(qū)開展了近1個月的現場工作,讓賈清珍對克汀病的危害有了更深的認識。
作為我省碘缺乏病的重病區(qū),當時,白狐窯鄉(xiāng)平均每10人就有1個因為碘缺乏患上克汀病,8.8%的兒童因此智力受損。他們走路時兩膝磕碰,語言交流能力差,連最基本的數字、顏色都不認識。當地更是流傳一句諺語“喝了沁河的水,粗了脖子細了腿”。更讓人痛心的是,這里大量的亞臨床克汀病兒童,學習成績差,不能接受中、高等教育,更難從事技術性較高的生產活動。
當走進一家農戶,看到一位母親獨自養(yǎng)活三個智力和肢體殘疾的兒子、他們全靠手臂支撐在院內活動的畫面,一下戳中了賈清珍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至今記憶猶新。
看似非親非故,終是魚水情深。震驚與痛心之下,為了避免重區(qū)胎兒和嬰幼兒因缺碘造成悲劇,賈清珍更加堅定了將碘缺乏病防治研究作為奮斗一生的夢想。
歷經萬苦,只求百姓安康
“既然選擇這個職業(yè),就要一直做下去,并把它干好。”從此,賈清珍沉浸在與“瘟神”展開生死對決的事業(yè)里。
新生兒碘缺乏的危害主要是引起先天性甲狀腺機能低下癥檢出率的升高,如不能早期診斷和治療將導致患兒終生智力殘疾。我省自然環(huán)境普遍處于碘缺乏狀態(tài)。1994年調查顯示,全省有91個縣曾有地方性甲狀腺腫流行,27個縣曾有地方性克汀病流行。
20世紀90年代,賈清珍在全省率先開展并推廣新生兒促甲狀腺激素篩查工作,并且參加了國家有關科研項目。工作開展之初,由于臨床醫(yī)生認知度低,民眾接受度差,她只能在一次次的座談培訓中宣傳推廣,逐漸讓婦產科醫(yī)生和廣大家長認識到這是關乎每一個家庭的大事。目前,新生兒促甲狀腺激素篩查工作已經成為婦幼部門的一項常規(guī)工作。
食用碘鹽是預防碘缺乏病最簡便、安全、有效的方式。在全民食鹽加碘的10年間,全國學齡兒童智商(IQ)水平的平均值提高了10-15個智商點。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多年來,賈清珍踏遍了三晉大地的山山水水,走遍了病區(qū)的村村戶戶,一次次采集樣本,一回回進實驗室,讓她在碘缺乏病和水源性高碘防控領域取得了較大的成就。
賈清珍先后主持和參加了多項國家、省部級科研課題,獲得3項山西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主持修訂了《水源性高碘地區(qū)和高碘病區(qū)的劃定》,參與了《地方性甲狀腺腫診斷標準》《血清中碘的測定砷鈰催化分光光度法》《碘缺乏地區(qū)和適碘地區(qū)的劃定》等國家標準的起草修訂。開展了與全球營養(yǎng)改善聯盟、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合作課題“全民食鹽加碘是否能夠滿足孕哺婦女及嬰幼兒的碘營養(yǎng)需求的研究”。為我國乃至世界地方病防治提供了數據支持,為碘缺乏病防治策略的制定與調整提供了科學依據。
行無止境,只為利在千秋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地方病的研究要有足夠的熱愛,因為熱愛,賈清珍用挑戰(zhàn)的勇氣和氣度,選擇了一條千難萬難的漫漫長路。而每次能看到克汀病病區(qū)兒童聰明伶俐的樣子,也是她最開心的時刻。
時代在變,初心不改。賈清珍在擔任省地病所副所長和所長的19年中,從全省地方病管理方案制定、技術培訓、工作指導到全省防治規(guī)劃的制定、政策的調整再到落實,每一項工作她都親自參與,細細研究。多年來,我省地方病防控工作各個方面均處于全國比較靠前的位置,各種地方病均已實現有效控制。
“地方病是啥病?其實就是個窮病,越是偏遠貧困地區(qū),越容易發(fā)生。地方病一旦發(fā)生,人們的生產、生活能力也不同程度下降,醫(yī)療負擔非常沉重。地方病防治工作不僅是一項重大公共衛(wèi)生工作,更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辟Z清珍說,脫貧攻堅現在已經進入決勝階段,而在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中,831個縣有碘缺乏病,全省21743病人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占18.09%。做好地方病防治工作,已成為扶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關鍵舉措之一。
2018年,黨和政府啟動實施了地方病防治專項三年攻堅行動。為實現以縣為單位全面控制和消除地方病,賈清珍參與了我省地方病攻堅方案制定,組織開展監(jiān)測評價全覆蓋、防病意識提高、防治能力提升等攻堅行動,為攻堅行動“建言獻策”“把脈下藥”“沖鋒陷陣”,現階段,全省地方病防治專項三年攻堅行動有序推進,成為消除“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惡性循環(huán)的關鍵一環(huán),為全省健康扶貧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民眾健康意識的提高,對于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幾年監(jiān)測發(fā)現,全國合格碘鹽食用率持續(xù)下降,少數區(qū)縣存在兒童碘營養(yǎng)不良情況,一些地區(qū)孕婦面臨碘營養(yǎng)不足風險。如何保持我省碘缺乏病來之不易的防治成果,讓群眾理解并自覺持續(xù)科學補碘,已成為賈清珍近年來思考和實踐的主要方向。
“雖然地方病在逐步匿跡,危害以不為大多數人所熟知。但行動是無止境的,是永遠在路上的。”賈清珍說,目前,國家正在對《碘缺乏病消除標準》(GB16006-2008)進行修訂,她主持全省4縣數千人的調查采樣工作,地方病防治工作依然任重道遠。繼續(xù)加大監(jiān)測與科研力度,及時了解病情動態(tài),隨時根據周邊的環(huán)境調整策略,已成為全省地方病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她作為一名地方病防治“戰(zhàn)士”責無旁貸的職責和使命。
記者 閆晏宏 文/圖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