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馬天祥:15年讓荒溝變成花果溝

2016-01-19 10:05:19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瀏覽次數(shù):

  臨汾新聞網(wǎng)訊 襄汾縣南辛店鄉(xiāng)司馬村村西三華里處,有條荒涼陰森的深溝,當?shù)乩习傩辗Q作毛家溝,地形酷似昔日大寨的狼窩掌。這里溝深、坡陡、豁多,壁立千仞、荊棘叢生,常有蛇蟲出沒,即使大白天,小孩也不敢去溝里戲耍。數(shù)千年來,這里一直荒蕪著,呈原始狀態(tài),是塊始終未開墾的處女地。

  就是這么一塊千百年來無人問津的不毛之地,勤勞、樸實、忠厚且忒能吃苦的村民馬天祥卻把它視為聚寶盆。2001年冬天,他帶領老伴呂云梅、二兒子馬志瑞,發(fā)揚愚公移山的苦干精神,僅靠一輛平車和鎬頭、鋼鍬等簡易工具,在這片土地上筑壩、劈崖、墊溝,用了十五年時間,愣是把這片不毛之地變成了二十多畝良田。

  老馬在溝里造出的二十多畝土地,用五六畝地栽種蘋果樹和桃樹,崖頭用酸棗接大棗培植了三四百株棗樹,其余土地種植了小麥與玉米,還養(yǎng)了五六十只羊。春有花香、夏有果香、秋天崖頭紅棗飄香,昔日荒涼的毛家溝,在老馬手里已經(jīng)變成了花果溝和米糧囤。

  談起荒溝造田,老馬顯得很激動。從他的談話中筆者感受到老馬不僅忠厚,而且很有智慧、頗有遠見,讓人刮目相看。

  1949年出生的馬天祥與共和國同齡,他20歲參軍并入了黨,復員后先是在賈罕煤礦開車,因為其忠誠可靠,被抽到鄉(xiāng)里,在近20年間為8位鄉(xiāng)黨委書記或鄉(xiāng)長開過車。2001年春,賈罕鄉(xiāng)被撤銷,合并到南辛店鄉(xiāng)。當時鄉(xiāng)里欲給他安排一份工作,他卻出人意料的拒絕了,回到了土生土長的司馬村。

  那時,他家鄉(xiāng)許多煉焦、洗煤、煉鐵的廠子倒閉,致使大片廠房用地擱置而蒿草叢生,還有大片的土地棄耕而栽成了楊樹。視土如金的馬天祥看到大片土地荒廢,他很心疼:“肥沃的土地不種糧食,卻栽楊樹,這樣做弊多利少?!?/p>

  土可生萬物,地可發(fā)千祥。惜土如金,是中國農民故有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老馬無限感慨地對筆者訴說:“我人微言輕,沒辦法動員大家伙兒,卻可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開墾方寸地,留給子孫,留給社會,也算是盡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一份社會責任?!备覇柡翁幦ピ焯?馬天祥把眼光緊緊盯在村西的毛家溝。說干就干,2001年隆冬,時年50歲過頭的老馬拉著一輛平車,平車上放著一把鐵鎬、一把鋼鍬、一副扁擔和一對竹筐,獨自進入毛家溝。后來,他又動員了老伴和二兒子,一家三口,在那里一干就是十五年。

  平溝造田,從筑壩做起,在溝底先用裝滿沙石的廢棄水泥袋或化肥袋子堆壩,20多米高,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硬是把壩筑起來了。接著墊溝,用鎬削取崖土,土太硬了,他想辦法用八磅重的鐵錘把硬土敲 碎,裝進平車墊溝,有時就用擔子挑土墊填。雙手磨出硬繭,雙肩磨出傷痕。那條溝里大溝套小溝,溝溝豁豁把溝地分割成若干個小塊,他硬是把一條千溝萬豁的碎塊地,墊成了上下兩塊各有10畝多的大塊田。

  寒來暑往,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夏遭烈日蒸曬,冬受寒風侵骨。伏天里,他只穿一件內褲,裸露著脊背;三九寒天,脫去棉衣只穿單襖單褲,還會揮汗如雨。大拇指與二拇指之間的虎口被凍裂,常常流出鮮紅的血液,用膠布纏住傷口,咬緊牙,繼續(xù)干。

  開始改造毛家溝的前兩年,他每天往返與村里的家舍與溝底,第三年,他就在溝里安營扎寨了,并用了兩三個月的時間打了兩孔窯洞。在溝里居住,吃水是個問題,開始他用平車從村里拉水,后來就從村南的一口深井引水。為了引水,他挖溝鋪設管子500多米長,中間還跨過一條溝,克服了各種困難,硬是把水引到了溝底。水路通了,他要蓄水,又挖了一個3米寬、7米長、4米深的蓄水池,可以蓄上幾十方水。

  水通了,還得路通,距村3華里,原來溝上邊的路很狹窄,溝里無路可走。他一家三口,硬是用雙手修出了一條進出溝地的寬敞大道,如今可通小轎車了。

  懸崖峭壁上長著很多酸棗樹,他架起 八米高的梯子爬上崖壁,剪掉酸棗刺,把從外地購買的優(yōu)質梨棗芽接到酸棗木上,嫁接成活四五百株棗樹。

  昔日的荒溝,在他們一家三口的辛勤勞作下變成了良田。老馬在這塊地里,栽植了蘋果樹、桃樹還栽植了花椒。他們養(yǎng)了一群羊,存欄有五六十只。談起如今的變化,老馬有一種成就感。

  有不少人都曾問過他:“假如這十五年你和老伴、兒子都出外打工能掙多少錢?”老馬卻說:“我不說一個人一天能掙更多的錢,就按每人一天50元計算,三個人一天150元;不說一年干12個月,就說干10個月,一個月三個人是4500元,10個月就是4萬5,十年是45萬,十五年就是67.5萬元,67.5萬是個什么概念?近乎百萬富翁!沒買樓房、沒買小車,但我造出來20多畝耕地,夠小康水平了吧?”

  馬天祥一向生活很節(jié)儉,吃飯基本不用花錢買,衣服他和老伴一般不會添,仍保持中國農民節(jié)衣縮食、勤儉持家的傳統(tǒng)美德。馬天祥認為,留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便是一條堂堂男子漢。

  老馬常說:“當今一些年輕人,身在福中不知福,知多知少不知足。正因為這樣,我經(jīng)常給我的子女們講《朱子家訓》中的‘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要把節(jié)儉的家風輩輩代代傳承下去?!?/p>

 ?。?strong>曹文敏 陳平國)


     

責任編輯:張茜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wǎng)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jīng)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相關閱讀

    本文暫無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