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他癡迷傳統(tǒng)武術,游歷名山大川,遍訪眾多名師,學習了八卦、形意、太極等優(yōu)秀拳種,他更精通洪洞通背拳,傳承優(yōu)秀技法功法,常年堅持不輟。他就是洪洞通背拳第八代傳人、國家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山西省十大武術名師洪洞著名武術家樊漢武。
癡迷傳統(tǒng)武術
舞陽河是洪洞縣一條頗負盛名的河流。它從蒼茫的大山中,穿澗過溝,走石揚波,最后匯入山西的母親河——汾河。舞陽河流經(jīng)萬安鎮(zhèn)樊村,樊漢武就出生在這個村中。
“我們村大多數(shù)人都姓樊,是個以姓氏命名的村莊?!狈疂h武介紹,“根據(jù)族譜記載,樊姓村民都是漢舞陽侯樊噲的后裔?!?/p>
自樊漢武記事起,村里就盛行武術之風,周邊村村有拳坊、莊莊有拳師,良好的武術文化氛圍,讓他與武術結下不解之緣,也正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他癡迷上了通背拳。
洪洞通背拳是一門古老的拳種,手法繁多,結構嚴謹,纏繞折疊,陰陽變化,道理之中,意料之外,是中華武術的一顆璀璨明珠。
幼年時,樊漢武經(jīng)常在社戲、社火等表演中看到武術表演的影子,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上小學期間,樊漢武在學校老師的教導下,正式接觸到洪洞通背拳的基本動作與小套路。后來,他受到劉振飛老師的啟蒙開始系統(tǒng)練習武術。
“為什么能一直堅持到現(xiàn)在,就是不管是參加工作,還是業(yè)余之時,都把心思用到了練拳上?!狈疂h武介紹,“20世紀50年代末,太原晉安化工廠招工,我來到了太原工作,不管環(huán)境如何變化,始終沒有放棄練拳,經(jīng)常一邊工作,一邊習練拳法?!?/p>
認真拜師學藝
“練拳跟學技術是一樣的,有老師教才能少走彎路,有持之以恒的決心才能學到真本事?!狈疂h武介紹,“為了提高通背拳技藝,我多次從太原返回家鄉(xiāng)拜師學藝?!?/p>
回到洪洞后,樊漢武經(jīng)過多方打聽,找到洪洞通背拳第七代傳人許方慶,并拜在其門下,成為正式弟子。為了提高拳藝,樊漢武和師弟陳國鎖二人經(jīng)常將許方慶接到太原,上班時認真工作,下班就回到宿舍向師父學習。
1980年,樊漢武調回臨汾造紙廠工作?;氐郊亦l(xiāng)后,向師父學習的時間更多了,每逢禮拜天他都會去拜訪師父許方慶。不僅在生活上關心師父,為師父送米送面,擔水劈柴,而且像兒子一樣照顧師父。
在許方慶師傅的精心傳授下,樊漢武系統(tǒng)地學習了洪洞通背拳的一百單八勢、一百單八定勢、四大名手、八大金剛、三頭六臂、七手八足及全部套路、散打、各種器械及有關通背拳的論述、論著。
樊漢武不僅是通背拳名家,他還精通八卦、形意等拳法。在拜師學藝中,他不僅學習武術上的一招一式,還學習招式的用法,并了解各門派武術的特點、所長等,大大提升了他對武術的認知和理解。在拜訪中學習,在學習中提升,為此他還幸運結識了許多良師益友。
1980年,樊漢武赴河南焦作傳授洪洞通背拳。他的拳法和技法還引起了河南省體委的關注重視。1984年,他受邀參加了河南省體委組織的傳統(tǒng)武術挖掘整理工作,編輯出版了《無極通背纏拳》一書,使得洪洞通背拳在異域他鄉(xiāng)得到了更好地傳承和弘揚。
后來,樊漢武還創(chuàng)辦了堯都武館、黃河武校,讓無數(shù)愛好者學習和習練洪洞通背拳。2003年,他還被北京人文大學聘為武術名家高級研究生導師,把洪洞通背拳從地方帶進了高等院校。2009年,他攜弟子參加中央電視臺《武林大會》,并被聘為賽事解說嘉賓,與主持人張于東合作點評洪洞通背現(xiàn)場散打實況。
2011年,樊漢武應北京人文大學武學院院長吳彬、北京體院門惠豐教授等邀請,前往北京進行講學,受到了廣泛贊譽和好評,使洪洞通背拳得以在京津地區(qū)流傳。他被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武術系聘為客座教授,使洪洞通背拳在高等院校得到良好傳播。
無私傳授拳藝
“我今年82歲了,自己多年來的愿望就是希望能把洪洞通背拳傳播得更遠更廣,讓更多的人學習、了解和弘揚洪洞通背拳這一古老的拳種?!狈疂h武表示。
天氣晴好的早晨,在九州公園經(jīng)常能看到一位精神矍鑠、滿頭銀發(fā)老人在義務教授武術愛好者習練通背拳。多年來,他一直義務教拳,免費授徒,只希望洪洞通背拳這一古老拳種得到進一步發(fā)揚光大。
從事武術工作60余年來,樊漢武培養(yǎng)了數(shù)千名弟子,他們當中有軍人、公安干警、縣級干部、公務員、大學生等,也有專門從事武術工作的人,其中還有數(shù)十名外國弟子。數(shù)十年來,他默默奉獻,無償教拳,許多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浙江等地的武術愛好者慕名前來學習拜訪。
為讓通背拳傳播得更廣,樊漢武潛心研究洪洞通背拳系列書籍,并于2013年3月編著出版了《洪洞通背拳》一書。該書由三晉出版社發(fā)行,全書共27萬字,是他多年研究武術的心得集成,書中將洪洞通背拳經(jīng)典套路、散手、套手及通背的內外功法匯集到一起,對傳統(tǒng)拳經(jīng)、拳譜作了解釋與說明,為洪洞通背拳的弘揚和發(fā)展提供了詳細的資料。
“我把畢生的精力都放在了洪洞通背拳的傳承和發(fā)展上,希望更多武術愛好者能將洪洞通背拳代代傳承?!狈疂h武表示,“也希望更多專業(yè)武術習練者能學習和弘揚通背拳,讓洪洞通背拳這一武術瑰寶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