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都砂鍋”的文明基因

2015-08-13 10:47:35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資料圖

資料圖

    凡是上古時期偉大的發(fā)明,總能與“圣人”聯(lián)系在一起,這發(fā)明便也被后人視為“圣事”或者“圣跡”。

    堯都砂鍋,出產(chǎn)地在今翼城縣的堯都村。

    傳說是帝堯發(fā)明了砂鍋,至今已有5000年的歷史,為堯都村的專利?!兑沓强h志·物產(chǎn)》載:“砂鍋砂壺,皮薄質(zhì)細,久為社會所稱道,行銷河?xùn)|,早經(jīng)馳名,此為堯都一村獨享權(quán)利,惜未能普及全境耳?!眻蚨忌板伒闹谱骷夹g(shù),繼承著陶唐氏的制陶遺風(fēng),代代相傳,不改其制。張興隆先生撰寫的《堯都砂鍋》一文中這樣記述:著名手工業(yè)產(chǎn)品翼城砂鍋,蓋源于堯都村。堯都砂鍋工人搗泥用的“端錘”,僅是一塊方木頭而已,傳說這是堯王時代的“玉璽大印”,的確很像,近代才按上把子,成了斧頭形的,但仍舊叫“堯王大印”;還有拍砂鍋用的“端板”,形似帝王的傳令金牌,傳統(tǒng)稱“堯王金牌”;壓整砂鍋用的壓板,其大小、長短、寬窄都很像大臣朝見帝王的笏板,俗稱“朝王板”。

    由此可見,堯都砂鍋蘊藏著唐堯文明的基因。走進翼城縣的堯都村,便能破譯堯都砂鍋流傳千年而不衰的文明密碼。堯都村,原名元寶村,又因村南村北有四溝八嶺,澮河在中間川流不息,為天賜的九龍圣地,故又稱九龍神村。相傳,堯曾因佐帝摯有功受封于陶,以制陶為業(yè)。15歲時又返回到父族的唐地為唐侯,稱陶唐氏?!兑沓强h志·沿革考》載有“(堯)年十三佐帝摯,受封于陶。十有五封唐為唐侯,合翼于浮山南為唐國,而都澮南之堯都,后遷于晉陽。

    年十有六以侯伯踐帝位,都平陽,號陶唐氏”“合翼與浮山南為國”就是指今天的翼城和浮山南部是堯受封唐侯時的古唐國核心地帶,這堯都就是堯受封唐侯時的治所,堯即天子位后,舜封丹朱于唐城,即《括地志》所載的“故唐城在絳州翼城縣西二十里,即堯裔子所封者也?!比祟愒跊]有文字以前,每個部族的歷史也只能靠傳說保存下來,那些傳說不能說它完全真實,但也不能忽視它的存在。傳說,堯王即帝位后曾東征外族部落,騎著一匹大紅馬途經(jīng)古唐國沿澮水河谷向今沁水行進,行至今“三石門”一帶時有石崖?lián)醯?,帝堯帶領(lǐng)臣民鑿門開道,后成村落名曰“石門”,即今天的上石門、中石門、下石門。據(jù)傳,鑿石門時曾遇到蛤蟆精擋道,堯王命人砍了一棵柏樹插入石蛙嘴中鎮(zhèn)妖,這一景觀后被列為翼城古八景之一“石蛙吐柏”。鑿破石門后地勢豁然開朗,大紅馬仰天長嘯,搖頭不止,前蹄刨地,有一老者言說此地為九龍圣地,堯王領(lǐng)悟了這是大紅馬向他傳達神的旨意,于是在此建都作為行宮。暫居一段時間后又向東行,在今堯都村東五公里處陡坡下的石橋上,大紅馬正好分娩,產(chǎn)下一匹白馬駒,這里就被命名為白駒,后來分為西白駒、東白駒兩個村子。堯都村北的磨盤頂垣頭上,帝堯曾登臨觀景。他四周一望,高興地說:“看到了!看到了!”群臣問:“看到了什么?”堯王回答說:“山頭、人頭、禾苗露出頭,林木花草在點頭!”所以山北三里處就有了一個村落叫觀頭村。

    帝堯?qū)⑿袑m建好后,常來這里巡視。堯的工師倕發(fā)現(xiàn)這里的土壤獨特,篝火燒紅后,可以變成紅亮堅硬的石頭,便在這里開始制陶。

    倕從旋轉(zhuǎn)的車輪上得到啟發(fā),制成可以旋轉(zhuǎn)的陶輪,大大提高了陶器的質(zhì)量和生產(chǎn)效率,倕還發(fā)明了陶窯封火技術(shù),增加了火的溫度,使燒制出來的陶器不再是低溫形成的紅陶,而是高溫形成的黑陶,上面刻畫蛟龍圖案,精美可愛且耐用。漸漸的人們便在這里務(wù)工,陶唐氏部族也日趨強大,這里也如都市一樣的熱鬧。

    堯都村一帶有如此多的傳說,堯都村作為上古時期陶唐氏部族制陶的遺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夾砂陶是新石器時代先民使用的一種陶器,其質(zhì)地類似于現(xiàn)在的砂鍋。經(jīng)過歷代改良,終于誕生了現(xiàn)在人們普遍使用的砂鍋。砂鍋是由陶土燒成的鍋,砂鍋屬陶器無疑。在上古時期的翼城境內(nèi),7000年前的“棗園人”在新石器時代就早已掌握了制陶技術(shù)。隨著棗園部族的不斷搬遷,逐漸衍生出以玫瑰花卉圖案為特征、成熟發(fā)達的廟底溝文化。在此后千百年的交融與進化過程中,“陶唐氏”部族制作陶器的技藝日益精湛,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這一嬗變的艱辛深深烙印在脫胎于古代炊器“鼎、鬲、釜”之類的“堯都砂鍋”上,讓人嘆為觀止。

    古史專家何光岳先生在其所著的《炎黃源流史》中認(rèn)為:“從唐的象形字來看,好像在陶缶之上,有一個枝條編制的蓋子,使缶內(nèi)煮湯時,不會因湯沸而翻滾出外,所以唐即陶缶煮湯之謂,亦即原始社會所謂陶唐者”;“陶缶內(nèi)煮湯”正是“唐”的本義,而這陶缶就是“砂鍋”的“先祖”。這是華夏民族的飲食文化由茹毛飲血向熟食轉(zhuǎn)化的重大標(biāo)志,是飲食界劃時代的革命。

    歲月如晦,滄海桑田。帝堯時代的遺跡早已湮沒,但他所創(chuàng)制的制陶業(yè)已內(nèi)化在堯都村百姓的血脈中,人們?yōu)榧漓脒@位有曠世勛績的唐侯,在堯都村大興廟宇,留下了許多具有上古帝王出巡治政、祭祀的遺跡。如帝堯行宮、閱兵樓、獎懲臺、祭天樓等。元代時,帝堯行宮改建成了老君廟,但每年的祭堯大典仍在這里舉行。在老君廟的蓮花臺背后,有一神泉,傳說此泉即是堯王當(dāng)年親手開掘的,其水有醫(yī)治百病的神效,人們便命名為“堯井”,并建了井亭,亭柱上有楹聯(lián):“老泉一泓清冽水,長流不息澤萬民”。

    幾千年前的堯和他的那個時代,在滾滾推進的歷史長河中已距離我們很遙遠,然而,堯都砂鍋歷經(jīng)數(shù)千年的演變,已成為可蒸、煮、炒、溜、熬,還能煎中藥的多功能食器,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中,尤其是得到喜好保健人士的青睞。在翼城博物館“堯都砂鍋”展室里有這樣一段順口溜,道出了堯都砂鍋當(dāng)年的繁榮景象。

    砂鍋窯,幾十個,爐火照明南北坡。

    制作工序十五道,配料搗泥最辛勞。

    做大鍋,做小鍋,送飯罐子帶籠鍋。

    平底鍋,氣死貓,還有扣鍋扣的牢。

    火鍋子,明晃晃,做出菜來味道香。

    暖鍋子,洗臉盆,取暖、臉凈一身輕。

    上太原,下河?xùn)|,黃河兩岸留美名。

    自古以來,外鄉(xiāng)人稱翼城人為“砂鍋”,戲謔翼城人是“砂鍋片子”,多少含有一點嘲諷,但一旦人們了解了砂鍋的歷史,就會對先民油然而生敬意,會因自己生活在砂鍋的故鄉(xiāng)感到驕傲與自豪。

    (作者系翼城縣政協(xié)委員、臨汾市政協(xié)文史研究員)翟銘泰


     

責(zé)任編輯:劉靜

版權(quán)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wǎng)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自媒不得轉(zhuǎn)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quán)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