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最盼的就是過年。因為只有過年,才可以有新衣裳穿,才可以有肉吃。只有過年,父母才舍得給些零花錢,我才可以買鞭炮……總之過年是件非常幸福的事。
農(nóng)歷剛進入臘月,原本很寂靜的村莊,就會被此起彼伏的爆竹聲渲染得熱鬧起來,我們這幫孩子也提前進入了過年的興奮狀態(tài)中?!柏ト涝罟伲ニ膾叻考?,廿五割豆腐……”伴著過年的歌謠,大年三十終于來到了眼前。
那時,電視還是稀罕物,我們村有幾百戶人家,有電視的人家不足五戶。于是,吃過年三十的餃子,嘴也顧不上擦一下,我和哥哥就急忙向有電視的人家跑。往往是到了那里,早已屋里屋外都站滿了人。
沒辦法,我們只好來到大街上玩起了游戲。
平時舍不得開的路燈,除夕之夜會徹夜通明,更增添了農(nóng)村過年的氣氛。直到玩得很晚,我們才在父母的催促下回家休息。母親早已把準備好的新衣裳放在我們的床頭。正月初一早上,只要有一家鞭炮響起,我們可比上學積極多了,根本不需要父母催促,麻利地穿好衣服,跑到各家去拾沒有炸響的鞭炮。此時,通常天還沒有放亮,只要是落在地上的鞭炮,不管三七二十一,只顧先抓起來放進口袋里,待到天亮再挑揀。有一年,一只花炮竟然在我放進口袋里的一瞬間“嘣”地一聲炸開了,我的新衣服被炸了個拳頭般的大洞。要在平時,絕對會受到父母批評、甚至遭受皮肉之苦。但過年這天是不會的,因為傳統(tǒng)的觀念里,過大年了,批評孩子是不吉利的。
玩夠了,瘋夠了,中午回到家里,母親已準備了一桌的年飯等著我們,全是平時很少吃到的肉菜。回想起來,那飯菜和現(xiàn)在平時吃得還相差很遠,但當時在我們的眼里,已經(jīng)足夠“豐盛”,免不了狼吞虎咽地飽餐一頓。
從正月初二起,跟著父母走親戚便成了過年時的一項主要任務。不僅天天能吃到好東西,還能得到壓歲錢,真是一舉兩得的美差。 張建強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