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里面告訴我們,一家仁,一國興仁”,就是那個時候的社會狀況。這些領導者特別無私,至誠感通,老百姓佩服他、效法他、學習他。一家讓,一國興讓”,周文王的伯伯們把天下讓給他的父親王季,老百姓感受到的是,他們的領導者連天下都能讓,還有什么東西不能讓?所以上行下效,天下為公。
在《說苑》里面提到,大禹在治天下時,碰到了有人犯錯被押解去服刑。禹看到了,趕緊下車詢問他們犯了什么罪。了解之后,禹帝就很慚愧,他說堯舜那個時候,老百姓都是效法他們,以堯舜之心為自己的存心。禹就反思,他現(xiàn)在治理的天下,老百姓是以自己的私心為心。所以那個時候的領導者,都以天下為己任,天下不好,都反思是自己沒有帶好頭。我們今天在各個行業(yè)當領導,都能有這樣的心境來反思自己,那這份誠心也能帶動一個團體反省自己,都能為團體著想。古圣先賢講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老百姓沒有教好,是我沒有做好的榜樣。雖然時代在變遷,但是這些處世,尤其當領導的精神是不會變的。能夠時時“反求諸己”,必得人民的佩服跟愛戴。
“天下為公”,怎么樣能夠讓老百姓過上好的日子?那得要把各個工作,國家各項重要的建設都能推展好。所以那個時候的天子,有項很重要的工作是舉拔賢能之才。這一篇治天下的文章,跟治企業(yè)、治家族的道理都是相通的。不是說治天下歸治天下,治企業(yè)歸治企業(yè)。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而且圣賢的教誨是大小圓融,我們不要邊學邊執(zhí)著,這個是皇帝的事,不關我的事”,這些領導者的精神都是相通的。比方說一個人要勤儉,一個家要勤儉,請問一個國家要不要勤儉?要,對!所以道理一定是大小都圓融、都適用。明白這個道理,你可以把人家治家的方法拿去做企業(yè),治天下的方法你也懂得去運用,這叫舉一反三,懂得活學活用。天子要把天下治理好,要有很多賢能的大臣負責農業(yè)、負責教育、負責土木、負責刑罰,很多重要的職位都要有人去帶好的頭。
我們看每個朝代一開始,都是非常尊賢,都用非常有德行的人作股肱大臣。像周朝一開始用姜太公,在《論語》當中,孔子也有講,舜有天下,選于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于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舜派大禹負責水利,派契負責教育工作,派稷為農師,教導老百姓怎么耕作,這些都是有德之人,負責國家最重要的工作。而且這些有德之人,走到哪里都教化一方,老百姓都以他們?yōu)榘駱印K栽诠糯?,都稱官員叫父母官,他們用像父母愛子女一樣的心來對待百姓。 蔡禮旭 主講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