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賦
張奇志
浮山,古稱神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浮山,濟之潏水,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雄峙晉南之中,虎踞平陽之東。山重水復,承太行之大脈;蘊玉懷珠,展太岳之雄奇。物華天寶,薈萃九百三十八平方公里之菁華;人杰地靈,聚合一十三萬人民群眾之力量。影縮共和國萬分之一,晶瑩一滴水映照太陽。
上溯洪荒,萬里汪洋,天地之大,民無所傍。斯地神奇,山隨水長,載舟載物,庇護一方。浮山神山,佑民安康。造化鐘靈地,人文毓秀芳。堯王躬耕東山下,丹朱封地食邑處。教民稼穡漁獵,治水疏浚河通。果老故里覓仙蹤(1),蹈海踏浪顯神通。左伯桃與羊角哀(2),大義穿越陰陽界,交于義,道于義,殉于義,成于義。義薄云天,千古流傳。西漢霍光(3),三朝輔政大臣,聲名威震華夏;宋代邢昺(4),修書講學論道,一時儒雅風流。羊角山老子顯圣(5),指點李唐江山;慶唐觀道教發(fā)源,肇建皇室宗廟。平民豪杰,陳彩彰揭竿起義;革命先驅(qū),洪漢軍反清抗閆。嗟夫!唐武德二年建縣,迄今越千三百年。河漢璀璨,電光石火耀星明;彥士輩出,金戈鐵馬論英雄。
震古爍今,巨星中天。抗日烽火燃,太行森森奮旌旗;紅軍東征疾,神威赫赫懾強敵。運籌帷幄,八路軍總部移師山交,歲在戊寅孟春(6);決勝千里,土窯洞油燈照亮山西,功與天地同齊。山交河畔,彭大將軍橫刀立馬,敵酋盡喪膽;太行之巔,朱總司令揮戈引弓,談笑凱歌還。神山子弟多豪俊,八百先烈鑄英魂(7)。革命老區(qū)桑梓地,傳統(tǒng)教育薪火傳。抒寫扁擔精神(8),肩挑城鄉(xiāng)日月。艱苦創(chuàng)業(yè),寨圪塔供銷社一枝獨秀;服務群眾,山窩里金鳳凰翱翔神州。
山川形勝,蓄瑞藏風。人文底蘊,千載衍承。宋代清微觀,訴說歲月滄桑;漢時鐵牛山,鑄塑文治武功。龍角山紀圣銘,御制御書;老君洞石梁殿,石造石刻。天圣宮遺址,見證盛唐輝煌;大成殿文廟,熏染儒學之風。古有八景秀河山(9),今朝錦繡放眼觀。城西水庫漾碧波,城南大壩筑巍峨。堯山公園,含英銜翠;神山廣場,閃霓飛虹。太皇峪天然氧吧,四十嶺氣象萬千,棲鳳臺經(jīng)緯居中,堯王像摩云接天。山上牛羊放牧場,山下黍麥大糧倉。遍地歌舞遍地錦,滿眼詩畫滿眼春。
新世紀曙光初照,看神山再領風騷。丘陵起伏,恰似金濤連天涌;層巒疊嶂,正如玉階生地成。天時日催,地利久待,人和政通。相機奪勢,上下同欲,眾志成城。掘金鏤玉,擎開山大斧;蕩惡滌污,持寶刀屠龍。一改舊日山河,靚展妙姿新容。環(huán)視域內(nèi):東凝翡翠,西達通衢,南部礦山搖錢樹,北邊田園聚寶盆。笑談青山獻寶,沃土奉珍,芝麻開門,強縣富民。遂免農(nóng)業(yè)稅(10),破千年之鐵律;又除教育費(11),鑄百代之根基。農(nóng)村兩保解民憂(12),喜降普雨惠百姓。民曰:種地不納糧,上學不付費,看病不發(fā)愁,老來有所倚。躬逢盛世也,舍其何幸哉?
云霄有路,步步生風;臺階無盡,年年攀登。居高方能望遠,接力更須傳承?;I大計,謀求五化戰(zhàn)略(13),辟新徑,開展三創(chuàng)活動(14)。立足當下,優(yōu)化傳統(tǒng)產(chǎn)業(yè);矚目長遠,加速轉型發(fā)展。發(fā)掘民間文化,鑼鼓剪紙木偶戲;開拓旅游事業(yè),綠水青山大文章。擴城郭,文昌街橫貫南北;植新綠,堯山路花木繁盛。觀鳳城也,人在城中,城在林中,林在畫中,畫在景中。瞻神山也,堯風唐韻,潛蛟隱鵬,展旗揚帆,馭勢飛騰。噫吁兮,長風破浪會有時,更上層樓今可期!乃贊曰:魅力浮山,招攬?zhí)煜律藤Z;宜居浮山,寶地臥虎藏龍;和諧浮山,民眾安居樂業(yè);富裕浮山,城鄉(xiāng)物阜民豐。
祈我浮山,吉祥永昌。
愿我浮山,福澤萬年。
注釋:
(1)張果老墓在本縣仁彰村,在村西嶺之半,名曰柏林坡,存有“果老故里”碑石一幢。
(2)西漢時左伯桃,羊角哀舍命全交的故事發(fā)生在浮山縣二峰山。
(3)霍光,西漢時浮山縣南霍村人,輔佐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為三朝重臣。
(4)邢昺,宋代浮山大邢村人。曾任翰林侍講學士,校定群書。后任工部尚書。
(5)唐武德三年(620年)老君在羊角山下顯圣。并傳曰:吾為遠祖,子孫長有天下,國運長久。
(6)1938年2月,八路軍總部駐扎浮山縣山交村。
(7)縣志載,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為革命犧牲的烈士有800余名。
(8)扁擔精神即寨圪塔供銷社精神。在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為全國商業(yè)戰(zhàn)線的一面紅旗。
(9)浮山古八景為:堯山龍井、秦嶺晴嵐、黑水清波、二峰夕照、天圣古柏、玉兔祥槐、龍洞奇珍、懸泉鳴珮。
(10)2004年,浮山縣在全省率先免除農(nóng)業(yè)稅及其附加。被譽為“免除農(nóng)業(yè)稅”三晉第一縣。
(11)2005年,浮山縣免除了九年制教育所有學生的學雜費、書本費和其他費用。成為了山西省第一個真正意義上九年制義務教育的縣。
(12)2004年,浮山縣在農(nóng)村實行了農(nóng)村社會最低生活保障。享受低保的農(nóng)民,每月至少可以領到5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費。與此同時,浮山縣實施農(nóng)村新型合作醫(yī)療保障制度和醫(yī)療救助制度。以上統(tǒng)稱“兩?!?。
(13)浮山縣委、縣政府在2009年初制定了全縣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目標,即農(nóng)業(yè)品牌化、工業(yè)新型化、文化產(chǎn)業(yè)化、城鄉(xiāng)一體化、民生普惠化。
(14)縣委、縣政府圍繞全縣大計提出的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優(yōu)環(huán)境、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措施。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