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黃河拐彎的地方

2019-05-18 10:27:09 來源:臨汾新聞網

黃河拐彎的地方

張步軍

  心底始終惦記著一個地方,她處于黃河中游晉陜大峽谷的東岸,她曾入選《美麗中國 美麗俄羅斯》畫冊;她曾登載《求是》雜志的封底;她曾步入了《文明密碼》的殿堂;她曾唱響在《開門大吉》的舞臺,她的名字叫永和。

  當天邊潔白的云朵自如舒卷,當清爽的空氣彌漫山花的幽香,當身著艷麗服裝的青春少年擦肩而過,當美麗的乾坤灣映入眼簾,終于相信這一次真的來到永和。

  早起的晨光為遠離喧囂的永和,涂上一層淡淡的金色;依山而建的窯洞,隱隱透著古樸的大山氣息。

  永和的源頭,最早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從秦漢到明清,穿梭于黃河上的船隊,來往于河岸邊的馬幫,聯(lián)系秦晉的口岸,皆交匯于永和,使之成為黃河岸邊一個較為重要的城鎮(zhèn),佇立在黃河大橋上,依稀還能看到那憧憬希望的途程。坐落在黃河岸邊的古村落——永和關,仿佛滿耳都是船工酣暢的號子。

  多種文化在此交匯、碰撞,鑄就了當地傳統(tǒng)文化的人文精神:兼容并蓄,和諧共生。追逐這段歷史,在永和隨處可見:黃河岸邊的五彩石,映襯女媧補天的美麗傳說;大墓垣的劉訓墓,彰顯后唐一代名相的錚錚鐵骨;雙鎖山的上馬石、飲馬槽,向人們傾訴宋代巾幗英雄劉金定的神韻;龍巖寺述說著一代帝王的苦難歷程;紅軍東征紀念館,讓人永遠銘記中國共產黨的豐功偉業(yè)。屹立在河岸的伏羲石,仿佛記錄著永和的滄海桑田、物是人非。矗立在黃河岸邊的國家蛇曲地質博物館,有力佐證了她的開放性和包容性。

  清風吹拂著山梁的倒影,散作漣漪遠擴。這一刻,歷史好像又被喚醒了似的。歷史是鮮活的,它根植于永和的山水人情中,更融入每一個永和人的血脈中。

  廣闊的黃河流域,有千姿百態(tài)的自然景觀,也有豐富多樣的獨特物產,淡雅的花香,濃郁的果香,厚重的土香,這些來自黃河的饋贈,是神奇的自然造化,也凝聚著人類的智慧。大河東去,香飄四方。

  永和地處黃河中游的晉陜大峽谷,這里土質疏松,光照充足,是目前中國“三北”防護林所在縣域之一。每年3月到10月,這里就是花的海洋。桃花、核桃花、杏花、梨花、蘋果花夾雜著各種農作物的花和漫山遍野的山花,爭奇斗艷,次第開放。每到金秋時節(jié),是當地農民最繁忙的時候。滿山紅遍的棗兒、掛滿枝頭的綠皮核桃,還有那紅了臉的蘋果……都等著他們去收獲。

  優(yōu)質的農產品,吸引了來自各地的商人。采花、摘果、品香,已經成為永和人獨特的生活方式。

  美麗的永和,沉浸于山水之間,天造地設的自然景觀讓人動容,獨特的民情風俗讓人撼動。風花雪月地,聲光山色城。永和之美首推乾坤灣之絕;樓山夕照之秀;雙山霧海之雄;閣山翠柏之奇。在這里,登山觀日出、看晚霞;下河聽濤聲、品鯉魚,無不讓人神往。然而,最能彰顯永和風情民俗的當屬正月十五鬧花燈、舞獅子、跑旱船、扭秧歌??v情放縱著永和人自信、豁達的天性;那種集體狂歡的場面,洋溢出生命的本能,即使旁觀者也無不動容。

  親臨永和,感悟永和的方式有多種。慕名而來,一見傾心,住上三五載的有之;休閑度假,樂而不思歸的有之。既是一個行色匆匆的游者,在永和依然會收獲頗多。攜著一抹雙山的高遠,帶去一份黃河的寬廣,還有永和人臉上溫暖的笑意,生命從此充滿了一種積極樂觀、寬容和諧的情愫。

  永和作為一個經濟和諧發(fā)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樂土,將逐漸演變成一個記憶中的亮點,時間越久,反而越清晰明朗。


     

責任編輯: 吉政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