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退休老干部唐靜海
臨汾新聞網訊 核心提示 說起退休后的生活,很多人認為是放松的、休閑的。有空出去旅游,沒事下象棋、跳舞等。而唐靜海卻是離崗之后忙不停。那唐老一天都在忙些什么呢?近日,記者在堯都區(qū)老區(qū)建設促進會找到了他。
今年79歲的唐靜海,12年前加入老區(qū)建設促進會,并擔任了副秘書長的職務。從此,唐靜海老人踏上了傳承英雄歷史,弘揚正能量的奔波之路。
東奔西走不停步 官雀戰(zhàn)役揭面紗
想實招,辦實事,謀實惠,這是唐靜海為自己定的工作目標。因為要調查了解各個革命老區(qū)村莊的實際情況,走村入戶成了唐靜海的家常便飯。
“經過調研,我們發(fā)現大陽鎮(zhèn)是革命老區(qū),有名的官雀戰(zhàn)役就發(fā)生在這里。雖然許多人都聽說過這個戰(zhàn)役,可對于具體情況卻不了解?!睘榱诉€原歷史,將英雄事跡更好地傳承下去,唐靜海和伙伴們?yōu)榻⑴R浮戰(zhàn)役官雀紀念館奔波起來。
從2005年開始,唐靜海和兩名搭檔(唐靜海負責籌劃、策劃;杜良池負責攝影;魏峰海負責文字的組織和加工)便開始了走訪調查。涉及人員多、地域廣,加之時隔久遠,找尋工作難度很大,但他們毅然迎難而上。
他們南下重慶、成都、昆明、南昌等地,訪問當年的參戰(zhàn)部隊、軍史館和戰(zhàn)斗親歷者,唐靜海更是發(fā)動了周圍的親朋好友,搜集有關官雀戰(zhàn)役的各類資料,并北上北京尋找到當年官雀戰(zhàn)役中陳賡司令員的兒子陳知建將軍(原重慶警備區(qū)副司令員),與他們了解到的情況進行匯總、補充、總結。
南下北上之旅,唐靜海他們收集資料、獲贈書籍、電文、照片等28種100余冊,其中有7張當時戰(zhàn)地照片和18封中央軍委電文尤為珍貴。
2011年,在老促會成員堅持不懈地努力下,紀念館成功剪彩。該館的建立,不僅還原了當年戰(zhàn)役的精彩,更是填補了老區(qū)資料的空白。
老將披甲繪圖紙 老區(qū)信息明于心
“圖上記載了堯都區(qū)革命老區(qū)村莊的地理位置、具體分類等。比如,黨組織建立最早的村;老一輩革命家生活和工作過的村;發(fā)生過重大戰(zhàn)役事件的村等?!碧旗o海如數家珍,介紹他的得意之作——“老區(qū)地圖”。
“地圖不大,但作用卻不小。”唐靜海幽默地說,有了這張地圖,各個老區(qū)的信息都掌握在我的手中?!睘槭裁匆嫷貓D?唐靜海說:不做好準備,到了地方急得團團轉,那不是耽誤時間嗎?”談到地圖,就不得不說一個小插曲。
“繪制地圖不難,難的是找底板。”唐靜海介紹,決定辦這件事后,他在相關單位尋找有關地圖,可都是無功而返,為此還跟某單位的工作人員大吵一架。老人一輩子從事水利工程,對數字、精確度要求很嚴謹,看不慣稀里糊涂、混飯吃的做法,最終在一家單位找到了這個地圖底板。
圓規(guī)、直尺、老花鏡、放大鏡……唐靜海加班加點,披星戴月干起來,終于歷時兩個月時間里,繪制出了這張堯都區(qū)革命老區(qū)村莊分布地圖。
人生自當各有志 荒山土嶺恰成全
夕陽最美,晚照情濃。唐靜海坦言,退休后在老促會的生活很充實,而退休前的水利工作則成全了自己的心愿。
群眾哪里有需求,工作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會有唐靜海的身影。在澇河水利工程建設上,無論是水庫選址興建,還是機埠定位架設等都凝聚著他的心血,詮釋著他對水利建設的執(zhí)著。
“以前我們通常都是這邊繪圖、那邊施工,大家經常忙得一頭汗,泥土混雜,領導、工人根本分不清楚?!碧旗o海說,那會在我們隊伍中間流行的一句順口溜,就是‘白天干,黑夜戰(zhàn),白天黑夜連軸轉,干到臘月二十九,吃了餃子又動手?!蓖诵莺蟮奶旗o海仍然心系水利工作,在閑暇之余他總不忘去曾經工作過的地方轉轉。70歲那年,唐靜海站在澇河水庫北壩頭即興賦詩一首:澇河源自太岳來,千溝萬壑聚壩前。
北納沁水堯船渡,南連洰河灌良田。
比幅長卷從心愿,一諾之守三十年。
人生自當各有志,荒山土嶺恰成全。
“日出日夕、花開花落,時間的長河奔騰不息,老區(qū)在發(fā)展,我也將不忘初心、不懈追求。”唐靜海說。
相關鏈接:1946年9月22日至24日,晉冀魯豫軍區(qū)第4縱隊遵照毛主席和中央軍委的指示,果斷組織發(fā)動了舉世聞名的臨浮戰(zhàn)役,聚殲了國民黨的精銳部隊“天下第一旅”。陳賡司令員在此戰(zhàn)中表現出高超的指揮才能。
記者 亢亞莉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