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古稱平陽,五千年前是堯建都的地方。封地為唐,所以人們把堯稱唐堯。堯帝,姓尹祁,號放勛,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傾心于帝堯。他嚴(yán)肅恭謹(jǐn),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團(tuán)結(jié)族人,使邦族之間團(tuán)結(jié)如一家,和睦相處。
堯父乃帝嚳,名蟜極,號高辛氏。帝嚳在位七十年崩,傳位給兒子摯。堯十三歲輔佐摯,封于陶地,十五歲改封于唐地,所以堯號曰陶唐氏。十八歲,堯代摯為天子,都于蒲阪?!锻ǖ洹酚涊d:“堯舊都在蒲”,《水經(jīng)注》記載:“雷首,俗亦謂之堯山,山上有故城,又曰堯城”,《闞骃十三州記》記載:“蒲阪,堯都。蓋堯帝亦都此,后遷平陽。”
相傳堯帝建都平陽(今山西臨汾),因而臨汾城南有堯廟,城東筑有堯帝陵。堯帝陵周土崖環(huán)峙,河水經(jīng)陵前南泄,松柏蒼翠,陵丘聳峙。堯陵高50米,繞周80米。陵前筑有祠宇,相傳為唐初所建。金泰和二年(1202年)碑文記載:唐太宗征遼曾駐蹕于此,因謁堯陵,遂塑其像。元中統(tǒng)年間,道人姜善信奉元世祖命修筑堯陵。明成化、嘉靖,清雍正、乾隆間,都曾重修?,F(xiàn)陵丘如故,松柏依舊。祠內(nèi)有山門(門上為樂樓)、牌坊、廂房、獻(xiàn)殿、寢殿、碑亭等建筑。陵前祠內(nèi)立有元代以來碑碣十余座,記述陵宇沿革和帝堯功績。其中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堯陵碑上刻有堯陵全圖,保存完好。
堯是古代有名的賢明君王。《史記》上稱他是“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可見堯在人們的心目中地位是極其崇高的。堯生活的時代,天下還很荒亂。洪水泛濫,五谷不收,猛獸逼人,民不聊生。堯為此而焦思憂慮,寢不安席。他任用賢能,疏導(dǎo)河流以排除洪水,燒山焚林以驅(qū)逐猛獸,這才使得人民擺脫洪水猛獸的威脅,生活得到安定。在這個基礎(chǔ)上,堯又命羲和造歷法,測天象,指導(dǎo)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使人民安居樂業(yè),豐衣足食。
孔子、孟子都很尊重堯?!墩撜Z》里有“堯日”篇,記載了堯的功德和言行?!睹献印防镆舱f:“大哉堯之為君,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薄渡袝?middot;堯典》大約是西周人的作品,對堯的德政作了簡明的敘說。
這正是:唯賢是舉仁政施,測定天拓洪荒;大公無私堯為君,唯天為大得民心。 錫剛 文/圖
責(zé)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