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學時,我便被草原英雄小姐妹龍梅和玉龍,為保護集體的羊群,不怕困難,臨危不懼,舍己為公,造成終身殘疾的動人事跡所感動,對大草原產生了癡迷的向往。終于在己卯年的初秋時節(jié),我攜妻帶女,走進了內蒙古大草原。
秋季的大草原,天高氣爽。微風徐來,襲人衣襟。草原的天空就像小孩的臉,說變就變,一會兒烏云密布,一會兒白云舒卷,一會兒細雨飄灑,一會兒陽光燦爛。汽車在一眼望不到邊際的大草原上奔馳。公路兩側的蒙古包,大小、深淺不一的水洼,小憩的牛群,啃草的羊群,奔跑的馬群,不時從我的視野中閃過。公路上,車輛和行人很少,偶有毛色綢子般的牛群,或雪白流云般的羊群,悠然自得地在公路上穿行。司機鳴響尖利刺耳的汽笛,牛羊置若罔聞,急駛的車輛只好減速慢行,或干脆停止前進。看著那行動遲緩的牛群和活蹦亂跳的羊群,元人“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的詩句,驀地躍然心間。
被此情此景陶醉的我,急忙走下車,欲舉機拍照。只聽見啪、啪、啪幾聲鞭響,牛羊伴隨著牧人的指揮鞭,迅速地向草原深處奔跑而去。我舉機遠望,藍天、白云、牛羊、碧草連成一片,呈現(xiàn)出一派“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旖旎風光。雪白的蒙古包,點綴在碧草綠浪里,像“綠波中的帆”,極富詩情畫意。土丘緩坡則出現(xiàn)“野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可沒馬蹄”的動人景象,花間草叢,芬芳撲面。我頓感愜意而舒暢,情不自禁地按下了快門,把這大草原的美妙景致,定格于永恒的記憶之中。
從呼和浩特出發(fā),車行近5個小時,就到達了某邊防團駐地。湊巧,會晤站張站長正欲回站,我們便在這位少校軍官的帶領下,一同前往國門。途中,蒙古族出身的張站長用流利的漢語自豪地告訴我:“內蒙古草原是我國最大的草原,東起大興安嶺山地草原地帶,西至狼山、黃河后套,面積達13.2億畝,占全國天然草原的四分之一。廣闊的草原上,生長著大針茅、線葉菊、冷蒿等400多種牧草,不僅草質好,而且營養(yǎng)豐富。另外,還有1000多種其它植物資源,是我國著名的天然優(yōu)良牧場、重要的畜牧業(yè)基地,每年都要向國家提供大量的耕役畜、肉畜、畜產品,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p>
“看得出,你是非常熱愛內蒙古大草原的。”
“是的,我生在大草原,長在大草原,又工作在大草原,當然對大草原有著一種須臾不可離的情感?!?/p>
“這里野生動物多嗎?”
“多,得天獨厚的內蒙古大草原,是野生動物的樂園,什么白唇鹿、野牦牛,什么草豹、草羊,還有雉雞、雪雞等,有些野生動物我也叫不上名字。不少動物的皮毛相當珍貴,在國際市場上都享有盛譽?!?/p>
聊著、走著,不知不覺地來到邊防檢查站,執(zhí)勤的是武警戰(zhàn)士,盤查得極其嚴格。當問明來意,查看了身份證后,便起桿放行。過了三道崗,便進入了邊防某連。張站長因公務繁忙,不能作陪,特意選派了一名掛著上士軍銜的老兵引路,穿過國門,將我們帶到了邊境線上。
近兩米高的界碑上端,鑲嵌著紅色的國徽,國徽下面是大大的“中國”二字。界碑,是我們神圣領土的標志;國徽,是我們偉大祖國的象征。我撫摸著界碑,心底升騰起一種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和神圣的使命感。站立在界碑前,我面向祖國,攝影留念,讓那尊代表著祖國威嚴的界碑,永久地聳立在心頭。
回到邊防某連,張站長陪同我們參觀了中蒙會晤站。最里面一間是展覽室,鏡框里擺放著中蒙軍事長官會晤時,邊民進行貿易往來時的圖片。張站長說,這些圖片很珍貴,它是中蒙兩國和兩國人民友好的見證。
“這里為啥要放置臺球案?”我不解地問。
“主要是為了緩解會晤時的緊張氣氛?!睆堈鹃L解釋說。
往外走便是會晤室,兩間貫通著,室內陳設是非常精美別致的。地上鋪著彩色的羊毛地毯,周邊放著紅色的真皮沙發(fā),黃色的茶幾上放著高檔煙具。東墻上方掛著“愿中蒙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橫幅木匾,南北兩邊掛著用蒙文和漢字雕刻的“睦鄰友好”的豎匾,中間的巨幅木匾上白底紅字,書寫著中國政府的外交政策,正對著巨幅木匾的茶幾上,擺放著中蒙兩國的國旗。置身其中,我感到有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籠罩于左右。
走出會晤室,登上了望塔,透過高倍望遠鏡,極目遠眺,我國的國門、界碑、邊界線,蒙古國的國門、界碑、邊防檢查站盡收眼底。這真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边@里的哨兵日日夜夜警惕地站立于塔頂,了望著廣闊的大草原,保障著警戒區(qū)域的絕對安全。望著手握鋼槍,軍容嚴整的哨兵,我心中涌起一股真誠的敬意。
告別邊防官兵,踏上歸途,我憑窗遠眺那一望無際的美麗的大草原,將視野刷得好新、好亮、好闊……
(原載《臨汾日報》晚報版2001年8月10日,《戰(zhàn)友報》副刊2001年12月27日)
責任編輯:秦芳媛
上一篇: 兌 現(xiàn) 諾 言
下一篇: 父 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