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都區(qū)新西村:艾草成農民致富的“金枝玉葉”

2019-09-16 09:00:35 來源:臨汾新聞網

  臨汾新聞網訊 在堯都區(qū)汾河辦事處新西村,不少村民從種糧食變成種草,一次種年年收,而且一年收四茬。這里一片片不斷增加的草地,正在逐漸改變村民傳統(tǒng)的生產方式。田中齊腰高的艾草,好管理易種植,艾草給村民致富帶來了新希望。

  增補增收我來試

  艾草別名有很多,蕭茅、冰臺、遏草、香艾、蘄艾等,村民俗稱艾蒿。2017年,堯都區(qū)法院幫扶工作隊和堯都區(qū)汾河辦事處幫扶工作隊到新西村進行考察時,在新西村的田地、路邊看到了野生的艾草,經過詳細了解田間種植情況后,將所知的艾草種植信息與村“兩委”干部進行了交流。隨后,村“兩委”干部帶領部分村民到臨汾堯之艾農業(yè)開發(fā)公司進行考察,在公司給出的“簽合同”“?;厥铡钡葪l件面前,心里沒底兒的村民猶豫了。

  就在這時,新西村婦聯主任孫紅云站了出來,她成了新西村種艾草路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2018年開春,孫紅云把自己的兩畝地全部種了艾草,親自試驗種艾草到底能不能受益。

  “一次種,年年收,而且還有公司簽訂回收協(xié)議,我個人覺得這個項目很不錯,雖然沒人愿意種,但我決定試一試?!睂O紅云介紹,“兩畝地連除草帶種植一共用了1500元,種植時我就做了最壞的打算,大不了全賠,如果能受益,這將是最好的帶動方式。”

  在所有村民的觀望中,孫紅云兩畝地的艾草順利長滿了田間。第一茬收割的時候,田邊站滿了圍觀的群眾。

  第一茬艾草長得較稀,每畝收艾葉50余公斤,每畝收入300余元。第一茬收割過后,艾草長勢旺盛,田地綠油油一片,按照艾草收購公司的估算,第二茬艾草收入可實現翻倍。

  既然增收咱也種

  “收入少,管理方便”“一年可收四茬,第二茬將實現翻倍受益。”“每公斤艾葉6元左右,四茬能收450公斤左右。”……

  村民看到第二茬開始瘋長的艾草后,紛紛算起了經濟賬。2018年6月,小麥收割過后,一大批村民沒有再種玉米,而是通過村干部與艾草公司聯系簽約,紛紛種上了艾草。種植戶當中,有不少是缺乏勞力的貧困戶。

  “我患腰疼、腿疼多年了,種糧還可以,收了糧食拉不回去,特別不方便?!苯衲?0歲的村民武保英分析得有條有理,“看到別人種艾葉受益后,我也決定把自己的兩畝地全部種上艾草,一是收割簡單方便,二是每年可收四茬,比種糧輕松,而且收入也高,三是艾草作為一種藥材,全草可入藥,還有隨處可見的艾灸診療館所,市場需求一定不會少的?!?/p>

  2018年6月種上艾草之后,在端午節(jié)來臨之前,不少村民從田中收割長勢較好的艾草拿到市場去買,“五六根一小把能賣兩三塊錢。端午節(jié)前兩三天,每天能賣100多元?!?/p>

  “有的嫌去葉子麻煩,便把艾草割倒在地里,夏天兩三天就曬干了,收購公司每公斤2元左右,連稈帶葉直接就從地里收走了?!毙挛鞔妩h支部書記馮希杰介紹,“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的菊科蒿屬植物,它的地下根越長越多,一年種年年收,對老百姓來說,既經濟又實惠,很受老百姓歡迎。”

  “既然增收,咱也種?!贝迕竦玫绞芤婧螅挛鞔灏莘N植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從最開始的兩畝發(fā)展到現在的37畝,并且還帶動鄰村三淇村村民種植37畝。

  抱團創(chuàng)收來致富

  在新西村,田里種的,路旁曬的處處可見艾草,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艾草香。在新西村村委會,六七個婦女每天閑來無事相聚在一起,按照裁剪、縫制、裝料、縫合等程序制作艾草枕頭,一個個顏色各異的睡枕、抱枕、靠枕擺放成一摞摞、一堆堆。

  《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針灸。《本草從新》說:“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币驗榘莸母鞣N藥用價值,艾草又被稱為“醫(yī)草”,除了艾灸,不少地方還用艾草作“藥草浴”、艾草枕。村民們根據艾草的藥用功效開始了深加工。

  為了進一步增加村民收入,新西村“兩委”干部結合實際,組織村里會裁剪、善縫制的婦女做起了艾草枕頭,并與相關企業(yè)、市場等積極聯系,努力開拓銷售市場。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擴大種植規(guī)模,進一步加強與艾草收購企業(yè)的聯系,同時學習外地先進的種植管理經驗,擴大種植規(guī)模。”馮希杰介紹,“目前我們正在積極謀劃成立集種植、收割、加工制作于一體的專業(yè)合作社,不斷擴大艾草產業(yè)鏈條,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p>

  記者 張春茂


     

責任編輯: 吉政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